close

小綱和小維是一對帥氣的雙胞胎兄弟…


他們的媽媽則是位才氣縱橫的才女…


常常寫出讓人讚嘆又心有戚戚焉的好文章…


像是下面我所節錄的這段…


真的是讓人感同身受…點頭如搗蒜…


(因為她的文章標題是「一定要這樣嗎?」


所以我的文章命名為「不一定要這樣」)


她這麼寫道:


『結婚一定要拜別父母? 一定潑出去的水?一定要嫁[進去]別人家?


難道不能兩個人各自從原生家庭出來[結婚],是[平等結婚],而不是[嫁進去]?


 


我娘家爸媽年輕時是基督徒,他們在教堂結婚,


親友們齊聚教會,見證兩個人的誓約,好像沒有[被娶走][嫁進去]的問題,


我自己的婚禮也很簡單,訂婚後五年公公過世,我跟老爺先到法院公證,三年後懷孕才補請,


親友們直接到飯店集合,在證婚人的見證下,我們[裝模作樣]蓋[假印章],


我不是[被潑掉的水],我不用[拜別父母],


我也沒有[被娶走][嫁進去],好像物品買賣[轉換],[賣了][買了]般的感受,


我跟老爺是[結婚],是兩個人公開宣布要共度一生(雖然現在兩個人都偶爾會有點後悔)


但是整個儀式讓我感受到的是身為女性的[被尊重](這也要感謝婆婆的體諒)


感動的是自己的成長,是小女生長大了,決定自組家庭了。


 


當然,我也知道,傳統的迎娶都只是儀式,


儀式就只是儀式,並不會怎樣,


但我就是骨頭硬,我就是質疑這樣儀式的必要性,我就是無法認同[被娶走]的觀念,


我不是說傳統就不好,但是有些傳統真的是因時空環境不同而讓人感受不好。


我相信現代很多人都跟我一樣採用飯店證婚的方式,


莊重簡單,每個人都開心,而不是只有新娘子哭,只有爸媽的不捨...


不要說新娘一定要哭,娘家才會發,結婚應該是很開心的事,


掉淚應該是因為自己的成長,是因為自己走到人生另一階段,


應該是高興的眼淚,是感動的眼淚,不應該是跟自己爸媽說掰掰的淚,


況且,現在大多數女生就算結婚,都還是心向娘家,那為何一定要[潑水]?


現在女生就算結婚,也還是常回娘家,那為何要跟[父母拜別]呢?


就只是因為認識個好男人,想跟他共度一生,不代表就跟自己原生家庭要切斷呀...


偏激一點說,若拜別父母代表我已經成人,要建立自己的家庭,


那新郎也該跟他爸媽拜別,因為他也想組自己的家庭了...。


 


哈,我很偏激吧,


所以我未來的媳婦[們]呀(因為有兩個),


你們結婚就在飯店,讓大家一起為你們祝賀,


結婚沒有聘金,只有[結婚成家基金],


要住哪隨便你們,要自己住,跟我們住,跟娘家爸媽住都可以,


偶爾帶著孫子孫女來看看我們,我們就很開心了...。


有時候聽到身邊有女兒的爸媽在聊要把女兒[嫁掉]的那一天,


現代已經是兩性平等的年代了,別再把女兒[嫁掉]了,


口頭用語難改,儀式習慣總可以改吧?


雖然儀式的改變最需要時間,但也需要人有願意改變的勇氣,


尊重兒子女兒的決定,當他們決定要自組家庭,就當成[成家儀式]般地祝賀,


沒有所謂[拜別]的問題,也不要再有[被娶走]的傷心,


就只是小亞當跟小夏娃長大了,願意共同面對接下來的生命時間,願意攜手前進罷了...。』




是啊…以後我也不會給孩子們聘金或是嫁妝…


你們會有的就是「結婚基金」…


行有餘力…再加上「育兒津貼」…


只要你們願意生孩子…


也不需有生男孩的壓力…


(頑固的老爸就交給老媽搞定啦!)


想怎麼生活…我們不會干涉…


唯一的要求是…可以的話…


「讓我的孫兒喝母乳好嗎??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湘洋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8) 人氣()